要一切妥妥才能发布——这么霸气的论调,并不是暴雪全体员工一夜之间,临时起意的文化特色。期间,一定有某些事情发生了,导致暴雪的各位老大都觉得,这才是他们应该遵循的王道。整个事件的契机,正正是风魔一时的《星际争霸》,以及它那段如同折磨般的开发过程。
今天且让我们陪同暴雪的前任行政总裁“Patrick Wyatt”,一起回顾当年该公司在开发这部史诗级科幻巨作——《星际争霸》——的时候,他们的那些故事。
《星际争霸》的起源(不是游戏剧情的那个!)
暴雪原本只是想把《星际争霸》定位在一个中等程度的开发计划,野心不大,投资也不大,主要是希望它能够在一年内完工,赶在1996年的圣诞节发售,来填补游戏与游戏开发期之间的空缺,谁知道……
Q4 1994:《魔兽争霸》
Q4 1995:《魔兽争霸2》
Q4 1996:《星际争霸》的预计发布时间
Q2 1998:《星际争霸》的实际发布时间
Wyatt现在回想起来,暴雪当年日赶夜赶,想赶出一款RTS作品的行径其实非常可笑,不过该公司的董事长“Allen Adham”,当时受外界压迫要增加盈利,而较早前的游戏又太畅销,导致各位高层对暴雪未来的增长抱持着更大的期望。
以下是当年《星际争霸》于“E3 1996”上展示的雏形截图——吓死你吧!?
这也是当年暴雪为《星际争霸》所选择的大方向——简单概括“重金属+太空生+半兽人”!
不过还好……还好没过多久,暴雪就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开发项目要跟进,一个光辉完全盖过了《星际争霸》的大作;甚至拖走了《星际争霸》开发团的所有开发人员,只留下一位可怜的首席编程师做光棍司令。它就是后来的——《暗黑破坏神》!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暗黑破坏神3专题
当时,在美国加州红木市的Condor(秃鹰)工作室,正急需要外间支援,该工作室的合伙人:Dave Brevik(现任Gazillion董事长)和Max Schaefer(现任Runic Games老板),因为资金周转不灵,导致他们的作品频临瘫痪状态,但他们已经为当时的《暗黑破坏神》打稳地基,而暴雪也看出他们的潜力,所以双方一拍即合——暴雪收购了秃鹰——变成了后来的“Blizzard North(暴雪北方)”。
暴雪北方发布《暗黑破坏神》后的合照
随着《暗黑破坏神》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全暴雪北方的员工都投身到这个游戏里,从画师、编程师、设计师、声乐工程师、测试员——所有人都被调走了,而《星际争霸》项目就只剩下半个首席编程师,事关他也要兼任《暗黑破坏神》的工作。
直到最后,《暗黑破坏神》于1996年年底发布,并且继《魔兽争霸2》之后,该公司再度一鸣惊人的时候,暴雪北方上下才有机会再返回《星际争霸》的项目,看看它目前的进度——而进度一点都不乐观。
整个游戏无论是系统,又或者是画面都已经落后了,尤其是在其他同期、同类型作品的比较之下(当时市面上有超过80多款同期RTS游戏),《星际争霸》就更加相形见拙。《暗黑破坏神》的成功不单只没有减少他们的压力,反而让越来越多人的目光聚焦在暴雪北方下一部作品。
在此前提下,《星际争霸》不能再是小打小闹,高层都开始有野心,当初的《魔兽争霸》开创了Real Time Strategy(RTS)/即时战略这个游戏类别,所以他们要用《星际争霸》来重新衡定暴雪RTS的指标,只要游戏还有一点瑕疵,他们都不能发布。而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真正的《星际争霸》才开始踏上轨迹。
要一切妥妥才能发布——这么霸气的论调,并不是暴雪全体员工一夜之间,临时起意的文化特色。期间,一定有某些事情发生了,导致暴雪的各位老大都觉得,这才是他们应该遵循的王道。整个事件的契机,正正是风魔一时的《星际争霸》,以及它那段如同折磨般的开发过程。
今天且让我们陪同暴雪的前任行政总裁“Patrick Wyatt”,一起回顾当年该公司在开发这部史诗级科幻巨作——《星际争霸》——的时候,他们的那些故事。
《星际争霸》的起源(不是游戏剧情的那个!)
暴雪原本只是想把《星际争霸》定位在一个中等程度的开发计划,野心不大,投资也不大,主要是希望它能够在一年内完工,赶在1996年的圣诞节发售,来填补游戏与游戏开发期之间的空缺,谁知道……
Q4 1994:《魔兽争霸》
Q4 1995:《魔兽争霸2》
Q4 1996:《星际争霸》的预计发布时间
Q2 1998:《星际争霸》的实际发布时间
Wyatt现在回想起来,暴雪当年日赶夜赶,想赶出一款RTS作品的行径其实非常可笑,不过该公司的董事长“Allen Adham”,当时受外界压迫要增加盈利,而较早前的游戏又太畅销,导致各位高层对暴雪未来的增长抱持着更大的期望。
以下是当年《星际争霸》于“E3 1996”上展示的雏形截图——吓死你吧!?
这也是当年暴雪为《星际争霸》所选择的大方向——简单概括“重金属+太空生+半兽人”!
不过还好……还好没过多久,暴雪就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开发项目要跟进,一个光辉完全盖过了《星际争霸》的大作;甚至拖走了《星际争霸》开发团的所有开发人员,只留下一位可怜的首席编程师做光棍司令。它就是后来的——《暗黑破坏神》!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暗黑破坏神3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