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正版

单机游戏 > 原神专区 > 原神攻略 > 《原神》1.5版行秋定位解析与培养指南

《原神》1.5版行秋定位解析与培养指南

2021-05-17 来源:米游社论坛 作者:青城南山

  《原神》的行秋将加入即将开始的优菈池,这名角色十分有用,还是很建议大家去抽一下的。下面请看由“青城南山”带来的《原神》1.5版行秋定位解析与培养指南,一起来看看吧。

  5月16日,优菈up池的四星角色终于敲定了,行秋就在其中。

角色定位

  去年10月开服之初,我便在常驻池抽出了行秋。一开始也不知道要不要培养,所以去网上查了一些关于原神的推荐培养的角色。不过当时行秋并不怎么被看好,不少按照T0、T1、T2、T3这样给角色强度进行排列的攻略,T0基本上都是温迪、卢老爷、可莉,而行秋则往往被排在了T2甚至以下。

  严格来说,这样的排列实际上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因为角色的培养优先级并不仅仅取决于角色强度。更准确的说,对于某一部分角色,其培养优先级由其强度(主要是指伤害)决定,而对于另一部分角色,其培养优先级则主要取决于其功能性。

  此外,考虑到最近有不少新入坑的玩家,因而这一部分我会说得比较细。对行秋有一定了解的老玩家们可以跳过这一部分。

角色定位概论

  大致上可将原神中的所有角色分为主C、副C与辅助三种类型。对于目前版本中的主C,相信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各种攻略、视频中也较多的提及哪些角色在当前版本下适合作为主C,在此就不赘述了。这里主要来说一说副C与辅助。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一些角色进行分类时,在副C与辅助的定位上可能存在交叉。这一方面与划分的标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角色自身特性有关。当然,一个角色既可以作为辅助使用,也可以作为副C使用,这并不矛盾。总之,大家不必纠结某一角色到底是副C还是辅助,根据角色的特性以及自己的需要进行培养就好了。

  1.副C:

  一般而言,具有一定输出能力、但不需要长时间站场输出的角色,我们倾向于将其定位为副C。最典型的,即是具有脱手伤害技能的行秋、北斗、皇女、香菱。

  根据功能性的不同,副C大体上可进一步分为增伤型副C与输出型副C。

  增伤型副C,典型如莫娜、帝君。

  莫娜的大招具有较高的倍率且能打出增伤效果,因而总体上将其定位为副C而不是辅助(这主要是与同样可以通过大招提高队伍伤害的班尼特进行对比)。帝君的E技能可以减抗,因而也可以提高全队输出;另一方面,带生命沙、岩伤杯、暴击/爆伤头的帝君,其大招本身也可以打出高额的伤害,因而我们通常将生、岩、爆的帝君定位为副C。至于生、生、生的黑缨枪血牛帝君,由于其牺牲了大招的伤害而换取了更高的护盾值,因而通常将其定位为辅助。

  此外,带风套四件套的砂糖、温迪,既可定位为增伤副C(风套四件套的减抗),也可定位为辅助(聚怪)。

  输出型副C主要是依靠其高倍率的输出技能奠定其副C地位的,例如行秋的大招、皇女的E技能、北斗的大招、香菱的E技能以及大招。输出型副C与增伤型副C实际上都有一定的输出,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在队伍中承担的职责不同。例如,莫娜的大招本身虽然具有较高倍率的伤害,但我们更看重的通常是其大招的增伤效果,这高额的增伤效果能使一些伤害较高的主C在短时间内打出极高的输出。而6命北斗的大招虽然可以降低敌人15%的雷元素抗性,但我们更看重的是北斗大招本身的持续高伤害。

  此外,根据属性的不同,还可分为水元素副C、雷元素副C、火元素副C等。

  2.辅助:

  一般而言,具有生命回复、套盾、减伤、控制以及增伤功能的角色,我们可以将其定位为辅助。典型如班尼特、猫猫、芭芭拉、琴。

  兼具生命回复与增伤功能的辅助,如班尼特。其大招能够给队友增加高额的攻击力以及回复生命值。不过由于班尼特本身基本上不承担着输出的职责,因而总体上将其定位为生命回复+增伤辅助,而非像莫娜这样的承担着一定输出职责的增伤型副C。

  兼具套盾、生命回复以及增伤功能的角色,如满命猫猫,其大招可以提高元素精通并回复生命值;其E技能可以提供护盾。

  而具备减伤功能的角色,目前已知的有北斗、行秋与满命的琴。由于我们通常将北斗与行秋作为副C使用,因而作为具有减伤功能的辅助,目前就只有满命的琴;其大招能够提供高额的生命回复与减伤。

  控制及增伤辅助,如帝君、带风套四件套的砂糖、温迪。这些角色往往既可看作辅助,也可看作副C。

  生命回复及套盾辅助,如未满命的猫猫、诺艾尔以及满命的帝君。顺便说一下,如果是满命后的诺艾尔,其在装备角斗士四件套或者逆飞流星四件套的情况下,既能为队友提供高额的护盾,也能为队友回复生命,还能打出高额的伤害,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脱离了辅助而跨入了主C的范畴。

  此外,由于给敌人附着元素、进行元素反应这些功能并不是某一角色所独有的功能,而是某一类(元素)角色所具有的功能,因而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区分主C、副C及辅助的标准。因此,大家平常所说的“挂冰工具人”、“挂水工具人”,实际上并非定位上的辅助,至多只能称为用法上的辅助。

行秋的角色定位

  1.输出型副C

  行秋由于其大招的高伤害,而当之无愧的成为目前版本的强势副C之一。

  下图是89级满命行秋,带2宗室2水套,12级大招在1696攻击力、124.6%爆伤下打出的伤害(吃了个堆高高):

  那么,行秋为什么不适合作为主C呢?

  在以是否站场输出为区分主C与副C的标准的前提下,行秋的大招本身虽然具有高额的伤害,但行秋开大后自己站场输出的伤害,往往不如切换成其他角**场输出的伤害高。抛开设计上考虑(设计师可能最初就是希望大家将行秋玩成脱手高伤副C,因而没有将其设计成主C),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行秋自身无法给其普攻附魔;第二,行秋的普攻倍率较低。其中,第二点是最关键的,因为第一点可以通过重云的E技能附魔等方式解决,但行秋普攻本身倍率不高才是其不适合作为站场主C的原因。

  那么,可不可以将行秋玩成辅助呢?

  如上所述,目前辅助所承担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命回复、套盾、减伤、控制以及增伤功能。而一个优秀的辅助,其往往能兼具数个功能,如兼具生命回复与增伤功能的班尼特;或者在某一方面极其优秀,如琴即便未满命,其大招也能瞬间提供高额的生命回复。行秋的雨帘剑可以提供减伤与生命回复,似乎是具备了两个辅助功能。但仔细分析下来,行秋并不适合作为辅助。

  第一,雨帘剑破裂后并非即时回复生命值,而是存在一定延迟,且回复的数额并不高,因而其生命回复功能并不出众。

  第二,行秋施放E技能所产生的雨帘剑,破裂后便不再产生,这意味着仅凭E技能获得的减伤并不稳定,一旦雨帘剑被全部击破,减伤效果便随之失去。因此,要获得稳定的减伤效果,需要依赖开启大招,因为大招开启后,雨帘剑会一直维持在最大数量,持续至大招结束。而在通过大招获得稳定减伤效果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将行秋作为副C使用了。再加上行秋水元素伤害加成20%会转换为雨帘剑额外的伤害减免,这意味着要想达到极致的减伤效果,需要带上水伤杯以及2水套;而这又是在向输出型副C迈进了。

  因此,并非行秋不能玩成为辅助,而是在将行秋培养成具有稳定、高额减伤功能的辅助时,行秋已经是一个输出型副C了;或者说,其辅助功能被其副C功能给吸收了。哪怕你给行秋带上少女四件套,只要副词条优秀、带上水伤杯、暴击/爆伤头,其大招一样可以打出高额伤害。

  综上,在行秋的普攻机制未作出调整的情况下,行秋不适合作为主C使用;而在将行秋培养成输出型副C的情况下,其优秀的减伤功能就已经得到了完美的发挥,此时其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减伤辅助。因此,行秋的定位为输出型副C。

  2.水元素副C

  而从属性来看,奠定行秋副C之根基的大招,为水元素伤害,因而行秋为水元素副C。

  而之所以强调行秋是水元素副C,是因为这一定位使得行秋可以与其他角色组成许多版本强势队伍。

  (1)魔王武装

  这是以行秋、皇女、北斗为核心,目前版本热度很高的一个队伍;其特点是在高频的水雷附着下打出高额的水雷感电伤害。

  最初,魔王武装四人组为:公子、行秋、皇女、北斗。发展到现在,大家发现由于仅凭行秋开大后的高水元素附着就已经可以完美配合皇女、北斗打出高额的水雷感电伤害,因而公子已不再成为魔王武装必须绑定的角色;除了公子之外,现在还开发出了以班尼特、诺艾尔、帝君等为驾驶员的魔王武装队伍。

  (2)国家队

  国家队比魔王武装开发得早一些,其以行秋、班尼特、香菱为核心,再根据不同的输出体系从两个角色中选择最后一个角色:打融化流,选重云;打蒸发流,选砂糖。

  国家队的特点在于,通过高频的水、火(冰)附着,打出高频的蒸发反应或融化反应。其中,行秋提供高额的水元素伤害与高频水附着;香菱提供高额的火元素伤害与高频火附着;班尼特开大提高全队攻击力,并配合香菱、行秋大招的锁面板机制使得香菱、行秋的大招持续期间一直能打出高额伤害;而砂糖能为全队提供元素精通加成与减抗效果,重云则通过E技能的普攻冰元素附魔与大招的冰元素伤害,使得队伍能打出稳定的融化反应。

  (3)普通火C队伍中的水伤担当

  行秋开大配合火C打蒸发反应,这应该是较为普遍的玩法了。而目前,无论是开服早期的卢老爷、可莉,还是作为璃月三C的胡桃,或是最近刚出的烟绯,要打蒸发反应,几乎都要绑定行秋。因为在当前版本,没有一个水系角色能同时比行秋提供更高的水元素伤害与更稳定的水元素附着。

  以上就是一些比较主流的玩法了,大家选择哪种玩法,还是看自己有哪些角色以及角色的培养程度。此外,就个人而言,国家队应该是培养性价比最高的。一方面,行秋、香菱、重云本身就是能打出高伤害的输出型副C,且基本上可脱手使用,即便不组成国家队,在深渊等环境中的表现也很优秀。另一方面,班尼特作为目前极其优秀的辅助,几乎可以放在任何队伍中作为生命回复与增伤担当;而砂糖的聚怪、元素精通加成、带上风套后的减抗,也使其成为泛用性很广的辅助(或副C)。

  因此,对于新入坑的玩家而言,培养国家队能够较好地帮助自己渡过游戏前期;而到了中后期,即便不想再组成国家队了,由于这些角色本身就很优秀,与多数主流队伍的相性都很高,因而基本上也不会出现贬值的情形。简言之,能保值、培养性价比高。至于具体的培养思路,在这里我只介绍有关行秋的培养思路;班尼特、香菱、重云与砂糖的培养思路,B站与社内已经有很多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来看一下。

  而对于一些非主流的玩法,如渡火核爆流行秋,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且泛用性不是很广,在此就不介绍了。

  

培养

  首先来说一下培养性价比的问题。

培养性价比

  1.培养行秋后会不会出现无处可用的问题?

  如前所述,行秋的定位是副C,具体而言,是输出型副C、水元素副C;其大招本身有着高额的水元素伤害并能对敌人进行高频水元素附着,并且能凭借其出色的大招与大多数主C配队,以及组成国家队、魔王武装等热门队伍。这意味着,培养行秋之后,基本上不会出现无用武之地的情形。

  而且,从目前的角色设计趋势来看,高伤害的主C会越来越多,但优秀的副C、辅助却是不可多得。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抽出胡桃后,我就把卢老爷身上的魔女套扒光了给胡桃,然后再也没用过卢老爷;但是,从去年10月开服之初抽到行秋后,我一直用着行秋,无论是是在用刻晴作主C时,还是在用卢老爷作主C时,抑或是现在用胡桃作主C。此外,我的深渊能打过12层,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行秋的练度比较高。

  因此,大家不必担心练了行秋之后无处可用的问题,无论是游戏前期还是游戏中后期,行秋的表现都十分出色。

  2.命座是否影响行秋的培养性价比?

  如前所述,行秋的定位是高伤害输出型水元素副C。那么我们结合行秋的命座来分析一下其命座是否影响其机制的形成。

  (1)1命:雨帘剑增加最大数量增加1柄。聊胜于无。

  (2)2命:大招持续时间增加3秒,受大招攻击敌人降低15%水抗。在行秋大招本来伤害就很高的基础上,属于锦上添花的加伤命座。

  (3)3命:大招等级提高三级。前期省资源,后期提高伤害上限。

  (4)4命:大招持续期间,E技能伤害提高50%。从此先Q再E;核爆流行秋暗示。

  (5)5命:E技能等级提高三级。前期省资源,后期提高伤害上限。

  (6)6命:开启大招后,剑雨每攻击两次,就大幅增加下次攻击伤害,并在命中敌人时为行秋回复3点能量(固定数值,不受充能效率影响,不问前台后台);提高大招伤害,减轻充能压力。

  可以看到,行秋的命座实际上只涉及两个问题:伤害与充能。伤害方面,0命行秋的大招及E技能伤害就已经很高了,命座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即便是6命,也达不到诺艾尔那样的六命质变的程度。而在充能方面,如果没有六命,带充能沙与词条是元素充能效率的武器即可,并不必须依靠命座解决。

  由此可见,行秋在0命时即已成形。命座影响的只是行秋的强度与手感,其机制(也就是核心——作为高伤害输出型水元素副C)并没有被命座所拆分。

  因此,大家不必担心在行秋未满命的情况下培养之后不能发挥其核心机制的问题。

  综上,行秋0命即可培养,而且越早培养越好,培养程度越高越好。

培养思路

  说完了培养性价比,那么这里就围绕等级、圣遗物、技能、武器来说一说行秋的培养思路问题。此外,由于行秋的E技能的机制较为复杂,进而涉及到武器选择问题,因此关于E技能与武器,这里就先简单带过,此后我会再写一篇文章进行讨论。

  1.等级

  冒险等阶50以下时,可以升到当前能升的最高等级。冒险等阶50以上后,突破80级即可;如果资源较多、暂时没有要培养的角色,且追求极限伤害的,可以升到89级。

  2.圣遗物

  (1)45级以前的圣遗物套装

  如果不刷水本和宗室本(这里不建议大家用脆弱树脂刷,就算要刷,用每日自行回复的体力来刷就好了;脆弱树脂留着等45级以后再刷),推荐大家用如下圣遗物套装:

  A.流放者2件套+学士2件套:堆充能。

  B.战狂2件套+行者之心2件套或勇士之心2件套或角斗士2件套:加伤。

  C.流放者4件套:提高充能,并为(全体)队友(不包括自己)回复能量;团队收益高。

  D.战狂4件套:前期放心堆爆伤。

  E.乐团2件套或教官2件套+加上述任意2件套:有啥用啥。

  45级以前不刷圣遗物本能获取的圣遗物,应该就是一些;其他的一些圣遗物我记得是要刷本才能获取的。

  如果刷水本和宗室本的话,推荐:

  A.2宗室+2水套:伤害最高,对行秋自身的收益最高。

  B.4宗室:团队收益较高,队伍中已有其他角色带4宗室的则不推荐。

  (2)45级以后的圣遗物套装

  A.2宗室+2水套:仍旧伤害最高。

  B.4宗室:一队一套就行。

  C.其他:走E技能核爆流的行秋,有人会带渡火4件套,这里不做评论,想玩核爆流的小伙伴自己去B站或社内找找攻略就好了。

  (3)圣遗物词条选择

  说完了圣遗物套装,我们再来说一下圣遗物词条选择的问题。

  A.主词条

  a)沙。缺充能带充能沙、不缺充能带攻击沙。

  b)杯。优先选水伤杯,没有水伤杯可用攻击杯作为过渡。

  c)头。由于每个角色自带至少50%的暴击伤害加成,因而前期堆暴击的收益要高于堆爆伤。因此,前期建议带暴击头,没有暴击头的话可以选爆伤头或者攻击头。后期根据暴击/爆伤情况具体选择暴击还是爆伤,没有暴击/爆伤头的话,用副词条好的攻击头作为过渡。

  B.副词条

  通常而言,暴击/爆伤>元素充能效率>百分比攻击力>元素精通。

  如前所述,行秋的定位是高伤输出型水元素副C,这意味着行秋在队伍中是要承担一定的输出职责的,而目前堆双爆是提高输出的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另一方面,作为行秋副C机制核心的大招,需要80点能量,而如果因能量不足而无法开启大招,行秋对整个队伍的伤害增益便将大打折扣;因而,确保大招的有效衔接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对于行秋而言,元素充能效率通常要由于百分比攻击力的原因:伤害可以稍微低一点,只要能保证大招可以接上;但大招接不上,攻击力再高也无济于事。

  C.最终面板

  能堆多少双爆、攻击力因人而异,这里就不作评价了。但对于充能,目前还是有大致的标准的。

  一般认为,未满命的行秋,装备圣遗物与武器后,至少要使充能保持在180%以上。而对于满命的行秋,这一标准可以降低一些,大致保持在160%以上即可。

  3.技能

  作为副C的行秋,优先升级Q技能,其次升级E技能,普攻可以不点。

  未满命的情况下,Q技能升到8级后,可以把E技能再升到8级;资源充足的话,升到9级甚至10级也可以。

  满命的情况下,Q技能升到11级后,可以把E技能升到11级;资源充足的话,可以继续升到12级甚至13级。

  4.武器

  如前所述,作为副C的行秋,在队伍中承担着一定的输出职责,因而对于行秋而言,性价比较高的武器有两类:充能武器与双爆武器。

  (1)充能武器

  5星推荐天空之刃。

  4星首推祭礼剑,其次腐殖之刃,再次西风剑。

  (2)双爆武器

  5星推荐磐岩结绿。

  4星推荐黑剑。如果暴击率比较高的,也可以带黑岩长剑。

  (3)武器与圣遗物的关系

  如果带充能武器,那么可以攻击沙。

  如果带双爆武器,除非副词条提供了较高的元素充能效率,否则建议带充能沙。

  综上,武器不取决于我推荐什么,而是取决于你有什么。没有上述武器的情况下,有啥用啥。

结论

  行秋作为一个高伤输出型副水元素副C,其培养性价比是很高的。一方面,其本身的技能伤害就很高;另一方面,其与目前版本大多数主C的相性都较高,能在大多数队伍中作为副C使用,并且还能灵活地组成国家队、魔王武装等队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现在许多主流玩法中都能看见行秋的身影。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小伙伴会发出“我宁愿把满命行秋拆成6个0命行秋使用”等感叹的原因。

  此外,行秋由于其自带高倍率的技能以及其玩法机制,其培养成本本身也不算高,只需在保证充能的前提下再逐步优化一下圣遗物词条以提高伤害就好了。而不像要打输出的满命诺艾尔那样,对圣遗物副词条的双爆、百分比防御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因此,如果各位已经拥有了行秋但还没拉起来的话,现在可以拉起来了;如果还没有的话,建议在优菈卡池抽出至少一个行秋;如果已经有了,也练了,但还没满命的话,优菈卡池能捞几个是几个。一般来说,行秋还是挺喜欢大家的;我从甘雨池满命以来,已经溢出快十个行秋了。

  PS:关于行秋技能机制的详细讲解及相关的最佳武器选择问题,最近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会再写一篇文章来探讨。

原神 3D画面 角色扮演

Genshi Impact
  • 类型角色扮演
  • 发售2019年12月30日
  • 语言中文
  • 平台PC,PS4
  • 研发
  • 运营
《原神》是国产开发商米哈游制作发行的是一部开放世界冒险游戏,玩家将扮演一位名为“旅行者”的神秘角色,在旅行中邂逅性格各异、能力独特的同伴……

暂无促销活动

火爆开服更多+

thisLineHeights20

新闻更多+

thisLineHeights20

攻略更多+